核心價值觀在企業以及其他組織的建設中處于核心地位。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核心競爭力,必須從建立核心價值觀入手,建立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中國的企業在經歷了重視財務、重視營銷、重視技術的階段后,終于走到了重視人的階段,認識到了人才是企業的根本。那么,怎樣才能凝聚人并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力呢?答案就是:建立核心價值觀及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魯迅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逼髽I也是需要有精神的,需要用精神來組織人,并產生凝聚力和創造力。這種精神就是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梢哉f,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中通客車堅守的核心價值觀:愛崗敬業,誠信正直,求實創新,開放和諧。
“學習型中通”總動員大會
1、敬業愛崗
敬業不是新名詞,宋代理學家朱熹早就給定過義:“專心致志,以事其業”,謂之敬業。愛崗敬業是職工主人翁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職工職業道的規范的基礎。敬業精神是做好工作、成就事業的原動力,有了敬業精神,才會有奮斗目標和工作激情,才會有強烈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會用人格魅力贏得合作者的尊重支持,為成功注入涌流不竭的源泉。
企業崗位各有不同,但都是企業這臺機器上的一部分,任何一個崗位出問題都會影響這臺機器的運轉。熱愛這些崗位并在把崗位工作做完美,就是最好的愛崗敬業。敬業愛崗看似平凡,實則蘊藏著偉大的奉獻精神。只要有愛崗敬業精神,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只要能夠干一行愛一行,樂于奉獻,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是一個有高尚品德的優秀的員工。中通的一代代員工敬業愛崗,專心致志,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全身心融入企業發展,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涌現了無數敬業愛崗的典范。
愛崗敬業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行動。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在一個企業里,如果員工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那么,他就會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就會忠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最大限度地發揮好自己的潛能;就會一心為企業著想,完全將自己與企業的命運融合在一起。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享受到工作中的樂趣。與之相反,如果員工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就會視工作為差事,一味地抱怨發牢騷,推卸責任;就會把工作當作負擔,敷衍了事、消極怠工;就會將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愿為企業多出力流汗,這樣的員工終將被企業所淘汰。
愛崗敬業是責任的升華。責任勝于能力,一個人不管能力有多強,如果缺乏責任心,就會經常不斷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甚至因一個小小的差錯為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與之相反,一個具有高度責任心的人一定會力爭把工作做到最好?;蛟S現在他業務還不熟練,技術還不夠過硬,管理水平也不太高,但他能始終保持滿腔的熱情、虛心的態度,勤于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積極鉆研技術,爭當崗位能手,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我,相信這個人一定能取得成功。
愛崗是敬業的基礎,敬業是愛崗的升華。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才能忠誠自己的工作,始終保持一種信念,在不斷追求中完善自我。倡導愛崗敬業就是要使我們每個人心存愛崗敬業,讓愛崗敬業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美德、一種精神,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2、誠信正直
“誠者,真誠、真實;信者,誠實、不欺。誠信者,誠實而守信也”。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道德規范,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和提倡。儒家以“誠”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范疇,認為“誠者,天地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唐代文學家韓愈說過: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思是說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有個成語叫立木為信。說的是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為樹立誠信,推進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誠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所謂正直,就是要公正坦率,循規蹈矩,公正、正派、正道、正氣,不畏強勢,敢做敢為。我們講正直,就是要求干部職工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腳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夢穩。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心底無私天地寬,表里如一襟懷廣。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就會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敬。己不正,何以正人?正直的人不謀私,不貪利,不文過飾非,不偷奸?;?,不阿諛奉承,不溜須拍馬,不陽奉陰違,平等待人,公正處事。說話有根有據,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說該說的就說,該做的就做,說的都是真話,做的都是正事。心術不正、故弄玄虛、口是心非,用心計,耍手腕,當面一套,被后一套,臺上說君子言,臺下行小人事,談何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所以,做人一定要坐得端、站得穩、行得正、走的直。
3、求真創新
胡錦濤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求真務實是我們公司核心價值觀之一。
所謂“求真”,就是依據實事求是的原則了解真實情況,認識事物的本質,探尋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并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提出符合實際的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辦法。所謂“務實”,則是要在這種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行動和實踐。
求真,必須尊重事實,正視現實,講真話說實話。什么是真話?一是講真心話,是內心真實的想法或看法,不是虛情假意;二是講出真相或真理,講出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不有意隱瞞或歪曲事實。毛澤東這樣為《七大紀念冊》題詞“實事求是,力戒空談”。周恩來說:“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這四句話歸納起來就是:實事求是?!编囆∑秸f:“要敢說真話,反對說假話,不務虛名,多做實事”。這些論述精辟地闡明了我們黨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中通干部職工無論置身于什么崗位,都必須以求真務實的作風,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一些作風飄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隨心所欲、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脫離實際,都是與我們的價值觀相背離的。
求真是一種做人的境界,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一個人能否真實的看待別人,能否真實地看待自己,體現一個人做人的高度,同時也決定了他的成就和命運。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蓖瑯?,創新是企業進步、發展和壯大的動力之源。沒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沒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企業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多種內容,其中最主要的是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仡欀型ǖ某砷L歷程,我們的發展得益于創新,我們今后的發展更需要創新。
?。?、開放和諧
所謂開放,我的理解及是要敞開胸懷,放開眼界,用理智的心態接納廣闊的外部世界和先進文明,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發展自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開放傳統優秀民族,張騫出西域,鄭和下西洋,千古絲綢之路,開放的大唐盛世。歷史的經驗證明,只有開放的國度才能贏得繁榮。今天面對開放的時代,身處開放的世界,國家需要開放,企業需要開放,個人也需要開放。我們不能自我封閉,必須用開放的胸襟,開放的思維,開放的勇氣,開放的行動,建設一個不斷開放、不斷進步發展的中通。中通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大的受益者,實踐讓我們堅信,開放是民族復興之路,是企業成功之路,是個人成功之路,是我們始終不變的選擇和堅持。我們要培育和弘揚中通開放型的企業文化,讓“開放”真正成為新時期中通再創輝煌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和思想理念,開放心智,坦蕩自信,拿得起,看得破,放得下,理解開放,學會開放,懂得開放,在開放中走向新的成功。
中通需要進一步的開放,通過開放型經營贏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通過開放型的管理擴大我們的提升空間,通過開放型的創新吸收更先進的技術,通過開放型的用人機制聚集更多的優秀人才,通過開放型的文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開放需要包容,包容需要胸懷,開放的中通應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接納世界。開放的關鍵是觀念,開放的重點是行動。開放要從每個崗位作起,從每個部門做起,以內部的開放經營促進面向外部世界的開放經營。我們公司的國際化戰略,開放的人才政策,開放的培訓機制,實施的企業公開,看板管理,內部網站等等都體現了我們的開放理念。
所謂和諧?《辭?!方忉尀椋簠f調?!冬F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和睦。均有和衷共濟之意。和諧,古人早就賦予它美好的內涵,如《左傳》:“如樂之和,無所不諧”,孔子提出“禮為用,和為貴”,“和而不同”。按照孔子說法,和諧是“不同”事物的協調共存,和睦相處,互惠互利、互補互動,共同發展?,F代有人戲解為:“和”,既有“口”又有禾,“禾”即禾苗,乃糧食也,“諧”由“言”“皆”組合,意指大家都可發言,直抒胸臆。和諧,即人人有飯吃。人人都要有說話的權利。
公司2007年提出建設和諧企業的目標:發展戰略與遠景目標和諧,有效資源得到充分整合;企業的價值鏈和諧,合作雙贏充滿活力;企業的管理和諧,精益促進績效大幅提升;黨政工團關系和諧,企業具有強大凝聚力;企業用人機制和諧,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內部分配機制和諧,公平公正公開得到充分體現;勞動關系穩定和諧,職工隊伍具有強大向心力;企業的文化基因和諧,員工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人際關系和諧,企業成為團結友愛的集體;企業與社會的關系和諧,公司的社會責任充分體現。
核心價值觀是是中通企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推動中通健康持續快速和諧發展的動力源泉,希望廣大干部職工以實際行動堅守企業的核心理念,身體力行弘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提升企業品質,增強發展動力,塑造更加良好的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