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步來到會議室,還沒坐下來,李海平就看到了窗外忙著搬運行李的年輕人。
“差不多30年前,我和他們一樣來到了中通,那時的中通可不比現在?!蹦抗獠辉鴱拇巴庖频绞覂?,現任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通客車)董事長的李海平依稀回到了1982年。那一年,他也意氣風發地邁進中通客車的大門。
現在回想起來,李海平很清晰地記得當時中通客車的窘迫。“那時候,中通客車年產量在100輛左右,卻有40余輛車滯銷,在由計劃體系向市場體系轉變的過程中,我們迎來了最困難的發展階段?!币贿呎f,一邊若有所思,突然話鋒一轉,李海平說:“不過,我們及時進行了調整,不光把滯銷車賣了出去,還走上了市場化的發展道路?!?/span>
一轉眼,29年過去了。就在7月6日,中通客車舉辦的專業生產客車40周年的慶典活動上,李海平激動地說道:“中通人終于把一個街道小廠建設成為發展速度居前、資產質量優良、效益增長持續、在國內外具備一定影響力的股份制客車企業?!?/span>
話音未落,掌聲響起。
專業夢打牢基礎
在中通客車專業生產客車的40年歷程中,李海平經歷、見證了近30年。從初入工廠的新兵到成為中通客車的掌舵手,李海平始終認為企業發展和個人進步都來自于中通人特有的堅韌,對信念的堅持。就像李海平所說:“中通人都有一種信念,那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好?!?/span>
如何做好?中通人選擇了“專業”,這也成為李海平不斷提及的關鍵詞。
“有人問我,中通會不會去下大力氣做其他產品,我的回答是不會?!崩詈F綄χ型蛙嚨摹皩I”定位有著清醒的認識:“中通客車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誠信、專業、進取、和諧’,這其中,專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span>
又紅又專是李海平針對“專業”給《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做出的解釋?!罢劦健t’,中通是一家講誠信的企業,有道德的企業,從上到下都有一條底線,就是做人的基本底線?!?/span>
李海平進一步解釋道:“說到‘?!?,則是指專業的思想、思維和思考方式。在培養專業素質方面,中通在各方面都不吝嗇?!?/span>
從2001年李海平出任中通總經理開始,他就意識到中通作為老企業一定要放開眼界,跟上時代節奏,學習先進客車企業的經驗。經過一系列國外考察及引起技術,培訓技術骨干,中通從業界排名十名之外,擠進了客車業五強。在這個過程中,讓中通客車更專業是李海平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中通客車也由此奠定了再度騰飛的基礎。
了解李海平的人都知道,他善于學習和創新,也善于把握先機,緊跟時代節奏。2001年,中通引進了荷蘭博發客車技術,具備了完整的制造技術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2003年,中通實現了自主生產底盤的能力。此后,中通自主研發了多系列不同檔次的百余種客車,完善了企業的產品結構體系。而在新能源汽車熱潮到來之前,中通客車早已取得先發制人的優勢。經歷幾年的摸索和積累,中通新能源客車已經躋身行業前列。
“中通客車不可能是全能冠軍,我希望中通能夠多做到‘有特色的第一’,成為有特色的企業?!崩詈F缴羁痰卣J識到,要想成為“有特色的第一”,專業精神和素養必不可少。
事實上,中通客車的發展史已經印證了這一論斷的正確——專業的中通客車打牢了在行業里持續發展的基礎。
崛起夢撐起希望
“中通剛開始造大型客車的時候,有一天,一位行業老領導突然給我打電話,說要祝賀我,一下子就把我說懵了?!崩詈F交貞浀溃骸昂髞砦也胖?,這位老領導看了當月的行業銷售報表,發現中通大型客車的銷量超過了200輛?!?/span>
說到這里,李海平自嘲式的笑容出現了。盡管沒有再舉其他的事例,但在李海平近30年的中通人生涯中,顯然不止一次地經歷著這些看似微小、實則重大的關鍵事件?!拔覜]有感覺外界誰給了我們更大的壓力,因為我們永遠是在跟自己比,在跟自己較勁。這樣一來,我們就得不斷地轉變、改變,打造更為開放的中通?!痹凇渡逃闷囆侣劇酚浾呖磥?,李海平還是個不太“安分守己”的人,他對中通客車的期望總是隨著外部環境和企業實力的變化進行著修正,但他對專業的渴求不曾變,對中通崛起的信念也不曾變。
和李海平交談,他經常會說出幾句山東方言,他認為山東人做事實在,這也是中通造車的一貫風格。“有個海外客戶訂了我們500輛車,他們都不到生產一線來考察一下?!崩詈F浇榻B道:“我們雙方合作了六七年,大家都彼此了解,客戶認可中通產品,更認可中通人?!睂崒嵲谠诘闹型ㄈ?,贏得了實實在在的信任,也拿下了實實在在的訂單。所以,李海平認為,中通的一些優秀特點,必須保持下來,并且發揚光大?!俺恋砹?0年,這些優秀特點沒有耽誤中通的發展?,F在,中通想更快地崛起,這些優點也將繼續發揮作用?!?/span>
“我們始終覺得,中通應該為客車行業貢獻些什么,能為客車行業帶來一些驚喜?!崩詈F礁嬖V《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在專業生產客車40周年之際,中通客車提出“二次創業”,就是因為中通又站在新起點上,“有資本去拼‘二次創業’了”。
曾經締造了“南揚北聊”傳奇的中通客車,在進入新世紀以來的跨越式發展后,又迎來了“二次創業”的契機,這是李海平實現中通崛起夢的關鍵所在。盡管激情澎湃,李海平還是心平氣和地表示:定了調子,就要想辦法實現。也許道路會曲折一點,但中通一定會堅持。
人才夢成就未來
“雖然有很多企業到中通挖人,還好,中通很多員工都有著‘誠信、專業、進取、和諧’的價值觀,都愛崗敬業、勤勤懇懇、盡職盡責。中通的員工流失率一直比較低?!崩詈F皆@樣表述。
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人才。推動中通客車的快速崛起,關鍵也在于人才。在中通客車專業生產客車40周年的慶典活動現場,來自中通各條戰線的員工代表和李海平一道莊嚴宣誓,為實現“二次創業”發揮主人翁精神,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海平的人才夢,在那一刻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談及人才,李海平對他當年的一項決定頗為看重。和荷蘭博發公司合作后,中通客車把大批研發人員和一線工人送到博發公司工作學習。“在當年,這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氣?!崩詈F秸J為,中通客車的標準是不僅僅要造國內領先的客車,還要用歐洲客車的制造水準來造客車,這就需要人才?!拔野涯敲炊鄦T工派到荷蘭去學習,大部分人學習了1個月以上,還有20余人學習了半年?!崩詈F秸f?,F在看起來,這些人都成了業務骨干,成了中通客車的脊梁,李海平初步實現了人才夢,中通客車則收獲了未來。
實際上,有了人才夢,中通客車早就踏上了追求人才的路程,中通教育學院的建立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中通有人才夢,中通也愿意給人才實現夢想的平臺,并且要給人才提供實現夢想的途徑,中通教育學院做到了這一點。“在行業內比,中通客車全員素質的提升很明顯,和龍頭企業差不了多少,這證明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笨隙ǔ煽兊睦詈F斤@然還不滿足?!案约旱氖聵I比,跟未來目標比,中通客車缺的永遠是人?!崩詈F秸f得很干脆:“我們在人才的培養,全員素質的提升上有了更多的追求?!?/span>
2011年,中通新能源客車及節能型客車生產基地開工建設。在向一眾領導介紹廠區規劃圖中,研發中心等被李海平重點提及。致力于成為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領導品牌的中通客車,則需在未來更多地引進“機電一體化、電子化、智能化等方面的人才”。
“聊城是個有文化的城市,中通也是有文化的企業?!崩詈F礁嬖V《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在中通,不變的是信念,改變的是觀念。中通要留下傳承,比如企業文化。同時,中通還要打造新的系統、新的平臺,引進人才,實現再發展?!?/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