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平是馬鞍山長運客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馬鞍山長運)的一位駕駛員。從1981年開始做客車司機到現在,崔少平的客車駕齡已經有30年。在這30年中,他對中通客車的印象最深,與中通客車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初的十年,崔少平只駕駛過安徽當地產的客車,上世紀90年代,崔少平開始駕駛聊城客車廠(中通客車前身)的LCK6970,一開就是7年。由于內部寬敞,這款車被很多人稱為大聊城。這款車故障率低、出勤率高,至今,崔少平仍對它印象深刻。
此后,隨著國內客運行業的發展,中通客車的車型更新換代步伐也在加快,崔少平駕駛過的中通客車也越來越多。3年前,馬鞍山長運在馬鞍山——蕪湖的線路上投放了14輛中通LCK6103G,崔少平成為其中的一名司機?!坝捎谑屈S金線路,公司對投放到這條線路上的車型比較重視。三年來,這輛車沒有出過什么故障,動力性能好,舒適度很高?!贝奚倨礁嬖V記者。在馬鞍山長運,崔少平是節油獎勵榜名單上的???。他說,是中通客車出色的節油性能讓他榜上有名。
客運公司向車輛要效益
作為馬鞍山長運的一名老員工,崔少平對中通客車的回憶恰恰是馬鞍山長運與中通客車長期合作的一個縮影。中通客車不但通過節油優勢增加駕駛員的收入,也為公司創造了效益。
馬鞍山長運安全機務部部長邱本軍說,公司前身馬鞍山市長途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馬鞍山長途汽車公司)1989年就與聊城客車合作,購買了十幾輛大聊城客車。這款車漂亮、寬敞,很吸引乘客,在當地很受歡迎。后來,馬鞍山長運兼并了當地的5家客運公司,成為馬鞍山惟一一家從事長途客運的公司。2005年,馬鞍山長途汽車公司與江西長運集團進行整合成立馬鞍山長運,由江西長運集團控股。該公司副總經理任衛東說,重組后,公司的運行機制發生了變化,企業決策更快速,效益大幅度提高。目前,公司下轄長途汽車站、旅游汽車站、快客分公司、一分公司、當涂子公司共五個二級單位。
任衛東說,在公司化改革的過程中,馬鞍山長運一方面增加運營里程,另一方面在車型選擇等方面減少成本支出,選擇市場上的成熟車型,加快車輛的更新步伐,逐漸把高油耗的車輛淘汰,推動車輛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在車型選購上,馬鞍山長運綜合考慮車輛安全性、價格、付款方式、車輛油耗、維修保養成本、車輛結構(是否是全承載)等因素,逐步建立了車輛采購目錄,為購車提供參考。
作為安徽的一個地級市,按理說馬鞍山產運的車應該以屬地客車品牌為主。但是,在馬鞍山長運淘汰落后車輛的過程中,中通客車在車輛油耗以及安全性上的表現優異,幫助公司降低油耗在總成本中的比重,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保有量反而越來越多,很快超過了當地品牌。
客戶與客車企業攜手闖市場
馬鞍山長運成立后,與中通客車的關系更加緊密。邱本軍回憶,2005年底,馬鞍山長運對一批車輛進行公開招標,當時有6家公司競標,中通客車憑借綜合優勢在競標中勝出,一次向客戶提供10輛8米客車。這批車節能、安全配置高,使用效果不錯,堅定了馬鞍山長運與中通客車合作的信心。2010年,馬鞍山長運招標采購了62輛客車,中通客車中標38臺。目前馬鞍山長運共有營運車輛361輛,中通客車有84輛,占23.3%,超過馬鞍山屬地品牌10%,是公司的第一客車品牌。
隨著車輛在當地保有量增大,中通客車的售后服務水平也在快速提高,這一點讓馬鞍山長運很滿意。邱本軍說,中通客車在服務上很到位,能夠及時解決車輛出現的問題,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思路。
據了解,經營機制的改善,加上車輛出勤率高,油耗成本不斷降低,馬鞍山長運的經營效益快速增長。在企業剛剛重組時,馬鞍山長運一年的利潤只有200萬元左右,如今每年的效益已經達到1500萬元。任衛東說,中通客車提供的車型適應了公司的發展需要,在農村客運以及短途客運向公交化方向發展的情況下,馬鞍山長運也將迎來更多機會,需要與客車生產企業一起創造更大的市場。